2018太原將有這些“大動作”
太原晚報 2018/03/29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昨日開幕的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長耿彥波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要進一步提升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國省會城市的綜合排名,奮力譜寫文明開放富裕美麗太原新篇章。
2018年,太原在產業項目、生態環保、城市規劃等方面將有哪些"大動作"?太原晚報為您詳細解讀。
傳統產業
爭創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我市將發揮老工業基地優勢,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其中,要推進太鋼冷軋取向硅鋼、T800碳纖維三期、不銹鋼深加工產業集群、鋁鎂合金基地、中晉交能大數據等轉型項目,陽煤太化新材料延伸產品尼龍6、尼龍66,己內酰胺10萬噸技改擴產、太重地鐵裝備制造等新項目建設。
加快推進清徐煤焦化工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綠色化循環園區建設,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打造能源革命新樣板。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創造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載體、新模式、新業態。
發揮軍工產業集聚優勢,推進電子信息科技、電子智能制造等20個項目落地建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爭創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產業集群
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
今年,我市將以轉型項目建設年為重要契機,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布局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撐帶動強的現代產業集群。
其中,要打造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完善富士康蘋果手機整機制造和全球維修中心,邁上產值800億元新臺階。
加快中科院超算中心、山西移動云計算數據中心、山西浪潮大數據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傾力支持江鈴集團做強重卡、開發中卡,引進天津宇傲、江蘇長凱、蘇州萬隆等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產業集群。
推進磁浮軌道交通、晉西軌道交通等項目建設。
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中電科碳化硅、銀邦金屬材料等重點項目建設。
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推進比亞迪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組裝、專用重卡制造。
加快西安中科鎂基電池、山西移動能源產業等項目建設。
營商環境
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
今年,我市將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行到底。
其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營造“六最”營商環境。
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后減證,能減則減,能合則合,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
全面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落實統一清單告知,統一平臺辦理,統一流程再造,統一多圖聯審,統一收費管理,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變事前審批為事中事后監管服務,為市場主體添活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民營經濟
多渠道破除融資難
我市將推進民營經濟改革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其中,要落實好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在透明的法治環境下保護好產權,破除信貸、上市、創新、招投標、人才等方面的歧視性政策限制和各種隱性障礙,多渠道破除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注重發現和培育有發展前景的“雙創”企業,拓展市場化專業化眾創空間,高質量建設“雙創”基地城市示范。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尊重、激勵和保護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
此外,今年我市將加強同中科院、同濟、清華、交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支持富士康并州研發中心,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推進智能制造研發,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現代服務業
動物園力爭躋身全國一流
我市將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會展經濟、咨詢服務、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
推進太原國際會展中心、蘇寧廣場、紅星美凱龍愛琴海、遠大購物、銀泰中心、麗思卡爾頓六星級酒店、悅榕莊五星級酒店等項目開工建設。
基本完成占地2000畝動物園升級擴容改造,集動物觀賞、兒童游樂、智慧教育于一體,力爭躋身全國一流行列。
華潤萬象城、陽光皇冠假日8月初實現對外運營。
發展以“互聯網+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服務業,帶動服務業整體升級。
生態環保
新增集中供熱2000萬平方米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今年,我市將推進清潔供熱全覆蓋,新增集中供熱2000萬平方米。
城南、城西兩個燃煤熱源廠改造為燃氣供熱。城區燃煤鍋爐清零。
三縣一市全部淘汰2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完成10萬戶農村清潔供暖改造。
深度治理工業企業污染,鋼鐵、化工、水泥等要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加大面源污染防治監管,嚴禁秸稈焚燒和露天燒烤,綜合整治渣土消納場所。推進貨車運營清潔化。
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大汾河水源地保護,完成汾河三期治理工程,建設人工濕地。
加快汾東和城南35萬噸污水處理廠建設,水西關、康樂街和60余條小街小巷雨污分流工程,從源頭上消除黑臭水體,讓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加快循環經濟環衛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生活垃圾焚燒電廠、市政污泥與污水處置項目、餐廚垃圾處置二期項目建成投運,推進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