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開挖道路 太原市首次引進新技術修補地下管道
山西房地產門戶網 2018/05/03
針對濱河東路部分地段雨水管道破損的情況,市城鄉管委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首次引入一種非開挖內襯修補的新技術,可以不用開挖道路,不用更換破損管道,縮短工期提高效率。
昨日,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第一道排養護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此項新技術的優點。4月下旬,第一道排養護所的巡查人員在濱河東路勝利街段發現地下雨水管道有一處破損,急需修復。但是,該路段屬于快速路,又是濱河東路與勝利街相交的交匯處,車流量非常大,如果按照以往開挖道路更換管道的方式予以修復,需要對這個交通節點全面封閉,施工時間較長。因此,市政部門決定采用國外一種先進的HDPE漿膜內襯非開挖修復的新技術,即在原有破損的管道內側新增一條管道,這條管道位于舊管道的內側,由新型材料制成,并代替舊管道。4月27日,修復工作全面展開。市政部門邀請了北京歐偌迪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實地操作。為了確保施工現場安全,雖然沒有將附近交通全部封閉,施工車輛僅占用濱河東路臨近中央綠化帶的一條車道。“目前,這項技術已在北京、廣州等地多次試用,效果很好,這是我們一個學習的機會,便于今后在快速路、主干道、繁華商業區等地試用。”第一道排養護所副所長劉占虎進一步介紹整個修復過程,找準雨水管道的漏水點后,技術人員將一張如同白色“塑料布”的新型材料復合而成的內襯片,比照雨水管道的內徑黏合成一個30米長的圓筒。在牽引繩的牽引下,從破損管道上游的檢查井口進入,貼附在破損管道的內側,然后向管道內充氣,使新安裝的管道充實起來,完全與舊管道并行。由于新舊管道之間仍有19毫米的縫隙,技術人員又灌入一種特殊的漿料填補了管道之間的縫隙,待漿料干透后,新管道完全替代了舊管道,開始“上崗”。
整個修復過程中,沒有開挖路面,沒有封閉交通,沒有使用混凝土、砂石等,路面干凈整潔,還沒有現場攪拌混凝土、碾壓路面的噪聲。而且,由于新管道的材料具有超強的耐酸堿腐蝕功能,注入的特殊漿液固化后還有很高的抗壓強度,因此,使用這種新技術修復的管道不僅具有耐腐蝕的功能,還增加了原管道的抗壓強度,此種修復方法稱為管道再生技術。劉占虎表示:“在管道內壁形成的襯層,設計使用壽命是30年。對于傳統的施工工藝,還有一個優點是不受季節和溫度的影響,四季都可以使用,對于我們冬季修補,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