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內幕、買房潛規則,一篇文章說透!
地產情報站 2018/05/17
目前階段有房產投資價值的中國城市也就10個左右,北上深最優,但就算在北上深,如果買房時機不對,房子地段不太好,也會套好多年。房地產遍地黃金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房產投資絕對是個技術活,大家要多學習多了解,謀定而后動。
站長整理了天涯樓主海男的故事對房產投資的心得感悟。希望能對現在買房,后臺咨詢買房的粉絲一些幫助。
買個名牌包包,買塊名牌手表,哪怕買個名車,都不會使人陷入絕境,但錯誤的投資會使人走向絕境,切記!切記!切記!
——題記
房地產的本質和規律
房地產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白了經濟的本質,能更好理解房地產。
經濟的本質是組合各種要素,包括人力,資金,資源,滿足人們的需求.中國政府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始終圍繞三個主題轉
1,促就業
2.控通脹
3.保障金融系統的安全
明白了上面的情況,很多房產亂象就有了合理的注解。
房產短期走勢主要由首付比例,利率,房產政策決定;長期走勢由人口決定。一個人口凈流出的城市,是絕對不適合投資房產的。
選定城市之后,如何選擇區域和小區,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個大型城市的經濟核心一般集中在CBD區域,在CBD辦公的主要是大企業總部,金融企業,保險企業,咨詢企業,傳媒企業等,這些企業效益好,員工工資比較高。一般情況下,CBD企業的高管喜歡在企業附近居住,中高層一般買在5站左右地鐵通達的地方,普通員工一般買在15站地鐵以內通達的地方。房產投資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按照上述規律選房買房,一般都能保值增值,如果小區邊上有個不錯的學校,就更好了。好的高新區邊上也是不錯的選擇。
投資房產有些基本的原則:
你的房子在主流社會成員的購買范圍中,CBD企業員工,政府工作人員,好的高新區工作人員是主流社會成員的代表,大部分社會財富集中在他們手上。
你的房子所在區域已經進入或即將進入二手房為主的階段。區別一個城市的房地產是否值得買,有個簡單粗暴的方法:看看二手房能不能順利的賣掉,如果不能順利的脫手,或者跟新房比差別巨大,那么這個城市的房地產結構一定是有大量過剩。
白領喜歡近郊的房子,小商人喜歡市區的老房子,近郊的房子一定要選擇有學校配套的。白領容易用杠桿,但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如果近郊是剛開發,套現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會比較高.
大城市核心區的房子是最保險的,但不是收益最大的,收益最大的是變化最大的非核心市區,例如交通不便的地方修了地鐵,遠遠大于核心區多修一條地鐵的影響。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是樓市分水嶺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出口經濟快速發展,大家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對房產需求很大,導致房子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但價格始終在合理范圍內,因為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沒有太多的投資投機。原因如下:1.出口工業比房地產掙錢,很多錢優先進入制造業領域2.就業不錯,政府沒有必要通過放水進行基建,解決就業問題。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出口遇阻,高歌猛進的房地產也因為購房者預期的改變進入蕭條,導致社會出現大批失業人員,在穩定壓倒一切的情況下,政府開始放水投資基建,同時鼓勵房地產購買,畢竟房市還是供不應求。隨著買氣的加大,房價開始上漲,產生了賺錢效應,制造業由于不如以前好賺錢,紛紛進入房地產,基建放的水最終也流到了房地產,引起了房市一波一波的上漲。
本輪房價上漲的原因:
中國房產市場的第一個坑是2011年的大中城市限購,導致大城市需求萎縮,相應的開發商也減慢了在大城市的買地建房,跑到三四線城市去買地建房了,這樣的結果是大城市2011-2014的房屋供應是萎縮的,三四線城市的供應是增加的。各路不明真相的資金被迫到中小城市投資買房,很多房子不但沒有漲價,還跌價,最可悲的是有價無市,認錯的機會都不給。
最最可悲的是大城市經過2013,2015,2016年的大漲,房價又翻了幾倍?,F在房地產市場又在挖第二個坑,那就是到大都市圈附近不限購的小城市投資買房,這些小城市購買的絕大部分房子都將面對租不掉,賣不掉,住不了的窘境,多少人又得血本無歸。
2014年9月,2015年3月,國家出臺寬松政策,放松了大城市限貸限購,大城市積壓的自住需求一下子爆發出來,由于供應沒跟上,導致供不應求,價格開始上漲,產生賺錢效應,更多的投資投機資金開始進入房地產,特別是2015年6月股市開始暴跌,大量資金由股市轉戰房市,價格進一步被推高。這刺激開發商開始在大城市大規模買地建房,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城市房子開始供求平衡,直至最后供大于求,然后開始下一個周期。但一二三線還是會有一些差別。
一線:北上深以存量房為主,調整比較小,由于人口不停流入,房價接著會繼續往上。
二線:隨著供應量的加大,房價會適當調整,投資投機資金會停止進入或退出,導致進一步的調整,這時房子會出現投資價值,但前提是這個城市不停有人口流入。
三線:不限購的三線城市最近幾年一直處于市場環境中,價格泡沫已經被擠掉了,沿海的三線城市市中心會有一些投資機會。
如果大家明白了這次房價大漲的原因,接下來的投資就會進退有據,不會掉到坑里。
地王對供需雙方的影響:
1.二手房賣方:地王影響預期,停止賣出或調高價格,導致供應量減小同時漲價。
2.開發商:開發商雖然拍了地,但由于價格比較高,近期不會開發,不產生實際供應量。
3.買方:買漲不買跌,繼續買入,價格逐步走高,隨著價格走高,有效需求減少,最后供大于求,價格調整。
綜上所述,地王會加快趕頂的速度.
調控干預的效果
不管什么產品,只要有不錯的利潤,如果政府不干預,遲早供大于求。如果政府干預的少一點,大城市的房價斷不會如此之高。下面以限貸限購給大家解釋一下:
當房價上漲時,地方政府開始瘋狂賣地,發大量開商開始買地建房,因為開發房屋有個時間周期,不能馬上產生市場供應,房價繼續上漲,民怨開始沸騰,中央開始出調控政策。例如限購限貸,導致市場被冰凍,這嚴重改變了開發商的預期,已經拿地的放慢開發節奏,沒拿地的暫緩拿地,供應因此沒有大量增加,但需求并沒有消失。過段時間解除調控,積累的需求如火山噴發,由于供應沒有實質的增加,房市繼續供不應求,房價開始上漲,投資投機資金介入。
房價繼續上漲,地方政府開始大量賣地,開發商踴躍購地,還沒來得及大量開發,中央政府又開始調控,周而復始。如果我們的政府出政策時,考慮一下開發商的感受,畢竟他們才是房子的供應主體,給他們完整的市場,大量開發賺錢是不二選擇,供過于求只是遲早的事。
房地產潛規則:
房地產市場相對來說還是個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市場,各個環節情況如下:
政府:政府壟斷了市場供應,原則上會控制市場,慢慢賣,其實不然,在現有的政治生態下,沒有誰會把土地留給下任賣,任內大賣特賣,發展經濟,搞政績是不二選擇;就算自己會連任,但土地市場的行情時有波動,行情好的時候趕緊賣,籌錢搞政績是上策,沒有誰會考慮10年20年的事情。
開發商:開發商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行情好時,大干快上,行情不好時會減慢節奏,畢竟是自己的錢。
購房者:買漲不買跌,行情好時,投資投機的都來了;行情不好時,投資投機不干了,剛需也開始觀望。
綜上所述:房地產和別的行業差別不大,行情好時,各路開發商蜂擁而入,大肆拿地建房,直到過剩賣不動為止。例如三四線不限購城市,但大城市房地產有一個不同的特點,就是限購限貸,限購限貸人為的制造供不應求,創造了很多投資機會。
房子的投資經驗:
要投資房產,就一定要對房產這個產品本身的一些屬性了然于胸。
1.面積及對應人群
90平米以下(小戶型)首套剛需
90-140平米(中小戶型)首次改善需求
140-200平米(中大戶型)多次改善需求
200平米以上(大戶型)享受需求
投資房產涉及到買賣兩個方面,現在是賣出90-140平米房子的好時間,同時買入140-200平米的房子。因為現在90-140是需求最大的房子,有些供不應求,140-200平米供求基本平衡,能買到性價比高的房子,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140-200平米需求會越來越大。作投資一定要有一些前瞻性。
2.地段,地段,地段
房產投資中說的地段和傳統的環為單位的地段是有一些差別的,房產投資的地段是以到CBD的便捷程度和時間為標準,再加上教育和商業作為輔助標準。
3、地鐵的修建
很多人以為修建地鐵是為了方便居民出行,其實不然,修地鐵主要是為了連通CBD,開發區,交通樞紐。明白了上述道理,你就會知道那條地鐵將優先建。
4、自住買房和投資買房的差別
自住買房和投資買房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維,現在很多人糾結,就是把這兩種情況混在一起了。
1.自住買房關心的是過一段時間之后房價是不是漲了,并不關心成本,在國家不停放水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大趨勢總歸是向上的。
結論:自住在一二線城市隨時可以買,如果能運用我前面寫的買房技巧買在更好的點上,就完美了。
2.投資買房:投資買房關注的是收益,成本就是重中之重,特別是持有成本。投資房產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買了放著就賺錢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投資房產買進賣出的時點非常重要,決定了是否有收益。
房子同樣是3年漲20%,自住的可能很高興,high的不得了,投資的可能就愁眉苦臉了。房子的價格是可以分拆成各種組成部分的,這樣可以評估價格是否是洼地,以及以后是否有前景。
房價=地段(30-40%)+小區及房子品質(20-30%)+小區附近環境(10%-15%)+教育資源(5-20%)+二級商務資源(10%左右)+商業資源(10%)
地段:到達主流CBD的便捷程度及時間。
教育資源:教育資源在有些房子的價格構成中比例較大,但教育資源經常有調整,有一定的風險。
上面的組成弄清楚了,房子的前景就很了然了。比如在市區,上面的組成都很成熟了,房子的價格已經包含了上述組成部分,房子的漲跌隨大勢,沒有額外的驚喜。近郊和市區邊緣就不一樣了,修條地鐵,漲,建個學校,漲,建個商業中心,漲,這也就是市區邊緣漲幅遠遠大于市中心的原因。
京滬深房價何時到拐點
房子也是一種商品,供求關系永遠是有效的,雖然各種干預扭曲了供求,但回歸正常是遲早的事。
限購限貸抑制開發商的積極性,減少了一手供應,高額的交易稅費又抑制了二手的供應,供不應求導致房價飆升,但樹不能長到天上去,當房價漲到一定程度,有效需求會急劇減少,不多的供應也會過剩,房價出現拐點,投資投機資金撤出,房價進入下跌通道。跌倒什么程度呢,合理的收入房價比和租售比就是房價的支撐點。以上海為例預測:
房價的最高點:人民廣場附近均價18萬左右,徐家匯13萬左右,莘莊9萬左右
房價支撐點:人民廣場附近均價14萬左右,徐家匯10萬左右,莘莊6萬左右
然后隨著收入的上漲,房租的上漲,房價會慢慢上漲,但靠投資房產致富已經不太可能了。
上述預測純屬個人意見,大家就當故事看看吧。
房產和金融
房產和金融像一對孿生姐妹,如影隨形,現在買房完全不貸款的已經很少了。學好金融知識,不但買房能少走彎路,還能改變人的一些思維。
目前個人能接觸的貸款分三類:信用貸款,按揭貸款,抵押消費貸款。舉例來說,小峰是我的老鄉,2014要離開上海去杭州工作,他在上海楊浦有套兩室的房子,想賣掉了去杭州買房子。問我的意見,被我批評了一頓,給他出了個方案:還掉剩下的20萬按揭,然后抵押消費貸款70萬,利息1.2倍,接著拿著70萬去杭州按揭了一個不錯的房子。思維一變,稍微折騰一下就有了兩套房子,碰上2015、2016的房價上漲,現在房子增值都快200萬。
上面的例子可以當故事看,重點是了解金融產品。
如何買房買在低位:
1.到選定區域的房產中介掛個號,如果這些中介頻繁給你打電話,那肯定不是買的好時候,慢慢的中介給你打的電話越來越少,甚至不打了,就得趕緊買了,中介不給你打電話,一般情況是到店的客戶太多,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搭理你了。
2.每周或每兩周到交易中心看看,然后再結合第1條,一般都能買在比較低的位置。
房價上漲的特征:
投資房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簡單的買個房子放著等升值的機會不多了。
研究一下2000到現在的房產價格變化,你會發現幾個特征:
1.漲的越來越慢,房地產行業進入成熟期。
2.上漲不是勻速上漲,往往是調整幾年,然后短期一個大的上漲,這和人性是符合的。買漲不買跌,漲的時候大家都過來買,調整的時候大家都觀望。
3.準確的選擇城市/區域/產品,把握好買進賣出的時點才能賺到大錢。
投資房產有兩個收益點,一個是買進賣出的差價,一個是租金,投資要圍繞這些展開。投資房產有兩個概念,一個是買了就賺錢,一個是以后會賺錢。
現在投資房產要注意核算成本收入:
成本=首付資金成本+按揭貸款成本+買進賣出交易稅費
收入=房租+買進賣出差價
現在每年的貶值在10%多一點,有量化的計算公式:
貶值=金融機構總資產增長率-GDP
對大家的勸告: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周圍的人都在談論買房子,這個場景何其熟悉。在當年6月份的股市也出現過,當普通人都在討論一個事情了,悲劇可能要開始,20/80原則是有效的。不是說投資房子絕對賺不到錢,但難度已經很高了。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思維,覺得自己買了一個房子,不管漲跌,都有個實物在那里,不吃虧。
投資房產是個大事,大家要多多做功課,同時
1、下決定前找附近熟悉房地產靠譜的人多問問。
2、要有成本意識,首付的資金和貸款的資金都是有成本的,交易稅費也是成本。例如三年漲20%肯定是賺不到錢的。
3、租售比以后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投資指標。
4、投資不能想當然,多學習,冷靜思考。
其實是大家沒有經歷過房市的逆周期,如果你有幸2007年在深圳某些地方高點買了房子,98年面對的是下跌超過首付款,你還得付息還按揭,如果你是投資房產,可憐的租金2%不到,遠遠低于利息。蒼天啊,大地啊,我這哪里拿的是房產,分明拿的是炸彈。
后來好在國家給力,很快開始放水,解放了大家。就算國家不放水,最后也會解套,因為那時房子還是供不應求的,只是恐慌導致需求極度萎縮,過一段時間需求還是會釋放出來的。
時過境遷,今時不同往日,大多數城市如果不限貸限購,市場自由發展,1-2年都會過剩。如果投資不慎,買在高點,接下來很多人將會體會到什么是生不如死。
投資是殘酷的,不管房產,還是其它的。
賺錢的機會一直會有,但這個機會以后更多的屬于專業的投資人士。普通人要想賺錢,要么努力學習變成專業人士,要么找專業人士幫忙。現在房市進入這波行情的后期,已屬雞肋,等下一個周期是明智的選擇。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