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四個第一”如何實現
太原晚報 2018/06/04
好成績是奮斗出來的。在“轉型項目建設年”的大背景下,作為全省轉型綜改大業中的示范區、排頭兵,太原緊緊依托創新驅動、產業轉型這一抓手,在轉型項目建設上喜報連連,向全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摸底成績單”。記者日前從市轉型項目建設領導組辦公室了解到,今年一至四月,我市在工業投資增長幅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轉型項目投資完成總額、項目儲備總量等四個方面在全省統計中排名第一,成為切實引領全省經濟轉型發展的“中堅力量”。
“四項第一”展現建設成果
“在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和工業投資增幅出現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市相關指標能夠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確實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消息,”昨天,市轉型項目建設領導組辦公室相關人員對記者說,就在上周,省發改委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等在內的五項指標對全省各市進行了排隊,我市情況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4%,排名第一,是唯一高于預期目標的城市;工業投資增長46.1%,排名第一;轉型項目投資完成186.8億,占固投的75%,排名第一;招商引資簽約項目開工率61%,排名第二;項目儲備總量3637億元,排名第一。
“四個第一”,不僅顯現了我市在“轉型項目建設年”的起步階段就處在了領跑的位置,同時也說明了我市在推進轉型項目建設工作當中有思路、有辦法、有速度、有成效。我市通過構建政策支撐體系、改革政務服務體系、建立企業服務支撐體系,不斷營造“六最”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突破了項目落地審批難、用地難等重大瓶頸,使得項目開工速度和規模實現了巨大突破。
多方聯動鏖戰轉型攻堅
事愈急難,成愈可喜。今年以來,為了切實推動轉型項目建設工作,我市從頂層設計做起,成立轉型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轉型項目建設年各項工作,同時抽調發改、經信、國土、環保、商務、規劃、政務辦等部門8名市管干部、13名工作人員成立辦公室,協調推進轉型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在制度建設上,出臺了《太原市轉型項目建設年(2018)行動方案》,明確了我市今年工作目標,提出了三個千億元項目任務(即:綜改示范區新興產業項目1000億元以上、轉型創新升級產業項目1000億元、高端服務業項目1000億元),制定了7個方面、30項工作任務,并逐一明確完成時限。
項目是投資的載體,是轉型的關鍵,更是產業的關鍵。我市主動謀、主動推、主動干,重點謀劃了“四個一批”項目,即:一批以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為主的工業轉型項目;一批以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科技創新、現代農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及農業轉型項目;一批以教育、衛生、民政為主的民生項目;一批以城市道橋、城市配套、園林景觀為主的基礎設施項目。通過抓重點項目開工、重點工程落地,我市以項目帶產業、以產業促全局,形成了轉型項目處處落地、時時推進的良好態勢。
強化服務保障項目建設
記者了解到,為推進項目建設,我市今年實施的一系列舉措不僅起點高、方式好,而且取得了巨大成效,已成為轉型項目建設年里的“拿手曲目”和“金牌動作”。比如在三四月份開展的“前期手續集中辦理月”“項目集中開工月”等活動,是我市為重點項目“量身打造”的一系列貼身式服務。其主要內容就是對列入2018年全市建設項目庫中的項目加快辦理前期手續,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各職能部門主動服務、提前介入,幫助項目完善立項、規劃、土地、環評等手續辦理,為項目松綁、讓利、開綠燈、出政策。同時,制定領導包聯項目制度,所有市委常委、副市長均有明確的包聯項目,高位督導,全力推進。
市轉型項目建設年領導組辦公室介紹說,目前,在工業轉型項目中,太鋼高端冷軋取向硅鋼項目、太原中車城軌修造基地建設項目、京豐軌道交通電務裝備制造基地、年產100億AH鎂基鋰離子儲能電池成果轉化等81項新建項目已開工;古交三期2×66萬千瓦低熱值煤熱電項目、太原大明不銹鋼深加工項目等25項續建項目已復工。服務業及農業轉型項目中,太原蘇寧廣場、山西北方汽車文化產業園、新城吾悅廣場等34項新建項目已開工;山西汾酒文化商務中心、山西(阿里巴巴頤高)國際電子產業園、太原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園等54項續建項目已復工。社會民生及其他項目中,山西大學東山校區建設、太原北部新城建設等45項新建項目已開工;望府廣場、太原市第五中學校新校區建設等215項續建項目已復工。基礎設施項目中,馬練營路北延(馬練營北延、馬練營東路)、清徐縣通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綠化項目等36項新建項目已開工;太原植物園、太原南站東廣場及配套路網工程等73項續建項目已復工。
可以說,轉型路上,我們正揚鞭奮蹄,日夜兼程。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