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棚戶區實現安居夢 杏花嶺區新村大變樣
山西晚報 2018/06/14
嶄新的高層住宅樓寬敞明亮,小區環境像花園一樣,出了小區就是東中環路,新建成的社區服務中心功能齊全……住了半輩子平房,沒想到經過棚戶區改造后,居住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出這樣感慨的,是家住太原市杏花嶺區職工新街街辦新村社區的居民馬女士。13日上午,記者來到杏花嶺區新村社區走訪了解到,經過4年多的改造,社區原來的近2000戶居民已拿到回遷安置房鑰匙,大部分已裝修完成搬進了新房。新入住的還有不少附近社區改造后回遷的居民,如今社區環境大變樣,居民也增加到了6000余戶。
一個老平房棚戶區,一個曾經讓老住戶們發愁的臟亂差的地方,現在美得像花園,住得舒坦溫馨。記者走進幾戶居民家,聽他們說一說社區改造前后那些事。
社區大變樣搬進新樓居民好開心
13日上午,57歲的馬女士和老鄰居們在小區里跳完廣場舞,回到家里開始包粽子、煮粽子。“我現在住進新家,每天可開心了。”她說,去年年底拿到新房鑰匙,從裝修到入住如今已半年了。她從小在新村社區生活長大,結婚后也在這里住,17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一家老小住得十分擁擠。每天吃水得去外面公共水管接,上廁所得到公共廁所去,冬天燒煤生火總是嗆得沒辦法。去年拿到回遷安置房鑰匙后,她的美夢終于實現了,小區干凈整潔的環境、漂亮的小花園、嶄新的社區服務中心,還是原來的地方,環境卻是大變樣。
說到社區,馬女士更感慨了,原來的社區辦公室就是一間小平房,如今新建的新村社區服務中心為一棟二層小樓,面積約1000平方米,內部功能齊全。其中一層設有一站式服務大廳、多功能會議室、志愿者之家、黨建工作室和警務室;二層有老年餐桌、日間照料中心、青少年之家、老年活動室、健身房、圖書閱覽室等。
社區工作人員說,社區服務中心已投用,青少年之家最受歡迎,孩子們下午放學后沒地方去,可以在這里學習和玩耍,里面配有課桌、玩具、圖書等。社區老年人也對社區服務中心很滿意。居民劉先生說,服務中心不僅面積大而且功能齊全,老年人既能看書,還能打牌聊天,餓了有老年餐桌,累了有日間照料中心,非常棒!
以前居住環境差有能力的年輕人陸續搬離了
新村社區居民王春云和馬女士一樣,住上新房很高興。她是1999年結婚后住到新村社區的,那時候住的還是窯洞,生活各方面特別不方便,尤其是孩子出生后她更發愁了,時不時就跟愛人說要搬出去住。
經過4年的改造,王春云一家三口住進了高層樓房,她再也不想搬走了。記者在馬女士和王春云住的馨春龍城苑小區A區院子里轉了一圈,感受到的是新小區的優美環境和舒適方便,完全看不出這里曾經是讓老住戶們嫌棄發愁的老平房區。
新村社區主任胡君婷說,新村社區隸屬于杏花嶺區職工新街街道辦事處,面積約0.28平方公里,管轄范圍東起剪子灣社區、西至北河灣路、南起迎春街高速路口、北至道場溝社區。這里可以說是職工新街的發源地。
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經濟發展迅速,不少企業的職工無房居住。經企業申請,政府批準,在這里新建了不少職工宿舍,故起名為新村。隨后,又有不少大型國有企業進駐周邊,陸續又在這里新建了大型職工宿舍,便有了職工新村。棚戶區改造前,新村社區的房屋大多是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平房,涉及產權單位33家,房屋年久失修,居住環境很差。老住戶們說,過去這里就是典型的棚戶區,又臟又亂又差,垃圾和臭水遍地都是,旱廁也非常多,到處都能聞到臭味。
房屋產權單位或破產或效益不好,無力管理和維修。因居住環境太差,有能力的年輕人陸續搬離了,只剩老年人、低保戶和租房戶住在這里,環境衛生也只能靠社區干部組織志愿者清理,遇到下水不通等問題便向相關部門求助。
同時,社區原先的辦公室面積狹小、功能短缺,無法為居民們提供優質服務。
18棟高層回遷樓拔地而起居民開始新生活
2013年,太原市政府決定對新村社區所轄范圍內的危舊平房進行棚戶區改造,拆遷了近2000戶,約占社區全部平房居民的9成。當年年底,回遷居民樓開始動工。
經過4年多的建設,如今18棟高層回遷樓已聳立在東中環路兩側,不少居民陸續領到新房的鑰匙,裝修入住。
胡君婷說,18棟高層回遷樓共分為4個小區,分別為馨春龍城苑A、B、C、D區,都在東中環路迎春街口附近,交通非常便利。回遷小區還建有地下停車庫,既能方便居民停車,又能保持小區的干凈整潔。
此外,這次改造還改建了一所小學,新建了一所幼兒園,小學已投入使用。除新村社區棚戶區改造的回遷居民外,修建東中環路時的部分拆遷戶也要入住這里,4個新建小區住滿后,約有3780戶居民。再加上附近新建起的一些高層小區,新村社區的居民預計會達到6000余戶、1.8萬人。
從原先的一個小型社區發展成為近兩萬人的大社區,除社區服務中心等硬件設施到位外,服務質量也必須提高。胡君婷說,社區已建立了志愿者服務隊和黨員親情服務隊,通過發放便民服務卡,給居民提供各項免費服務。
考慮到轄區內的老年人較多,社區還將通過老年餐桌、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老年大學等,為老人提供就餐、健康、娛樂、學習等服務。社區還開展了“種下心愿樹,共結心愿果”活動,居民可寫下自己的心愿貼在心愿樹上,社區會想辦法幫大家圓夢。
“新小區環境這么好,以后親戚朋友們要來家里串門,我再也不用想辦法拒絕了。”“出了小區就是中環路,出行太方便了!”“這幾天,我還看見好幾個眼熟的小伙子領著女朋友來看房子呢。上前聊兩句,他們都是住平房時的鄰居。新房子裝修好了,他們就結婚呀!”……記者離開前,還有不少居民聚在小區里聊天,大家共同展望著美好的新生活。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