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河“綜合治理成果巡禮之風峪河
太原晚報 2018/06/29
6月27日,氣象數據顯示,太原最高溫度35℃,園林工人正忙著在河岸的兩旁栽種金葉榆、黃櫨、白蠟等樹種,風峪河項目指揮部副總指揮范海洋依然堅守在工地上。過去的近400天,他和同事們都是這樣過的,工地上的春夏秋冬,可沒有電視上看得那么舒服、那么愜意。
風峪河位于晉源區,發源于海拔1865.6米的廟前山,于古寨村南匯入汾河。過去這里只是一條自然形成的排洪溝,垃圾遍布,河道淤積。經過一年的建設,如今已是"脫胎換骨"。站在西山上向東望,風峪河已蝶變成一條寬約百米的景觀大道。
華燈初上真叫美
駕車行駛在風峪河快速路上,錯落有致的植物和街頭綠地,讓單一呆板的筆直道路多出幾分層次感。
為了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風峪河建設過程中,以下穿通道為主,6.4公里長的河道沿線,新建了7座下穿通道、4座跨河橋,全線沒有紅綠燈,成為西山旅游公路至濱河西路之間的一條旅游景觀通道。
作為旅游景觀通道,風峪河最“驕傲”的工程亮點是河道擋墻外側的彩色健身步道。每逢說起自己參建的風峪河,指揮部工程人員王釗總是滔滔不絕。他說:“現在很多市民喜歡健步走,這條步道就是為大家健身、休閑而修建的。而且,綠化帶兩側的兩級臺地,我們也修得比較寬,方便市民游覽。”
“過去,這就是一條臭水溝,兩邊是土路,河道里的臭水讓人受不了。”家住古城營村的孫師傅最近每天有了一項鍛煉內容,就是騎著車子在風峪河岸邊的彩色步道上活動一圈。在附近住了幾十年的孫師傅,談及這一年風峪河的變化,話匣子打開了,“現在,你看看,這綠化得多美,附近的居民夏天也敢開窗戶了,大家出門也有地兒了。”
按照“八河治理”的統一標準,風峪河實施了疏浚清障、截污納管,還在西山源頭加建了沉沙池。而且,作為行洪河道,改造后的風峪河連同道路和兩側綠化帶,最寬處達到110米,防洪標準更是高于其余河道,為百年一遇。
河道治理堅持將提升排洪能力與打造水文景觀相結合,為恢復河道自然形態添加了“雙保險”。這一組令人驕傲的數字,對于王釗來說,早已爛熟于胸。2018年5月29日晚,風峪河道路主線通車的前一晚,也是全線亮燈的第一晚,華燈初上,夕陽西下,看著打掃干凈的路面,王釗覺得這才是最美的風景!
邊學邊干迎難上
風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的項目總負責單位是市城鄉管委排水管理處,關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營、管理等,對于已參加工作近20年的范海洋、王釗來說,小菜一碟。但是,當大家接到風峪河建設任務時,連同總指揮、市排水管理處副處長潘會友在內,頓時覺得肩上的擔子好重。
“風峪河的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涉及道路建設、河道治理、管線鋪設等,對于這些,我們像一個‘小學生’,加之工期緊、任務重,為了如期完工,大家只能邊學邊干。”回想起這一年中面對的困難,王釗感觸頗深。
由于自然形成的排洪溝,風峪河沿線地下水的水位一直很高,土壤含水量大。但是,快速路的下穿通道需要在河床下方開挖約10米,如何應對源源不斷的地下水,成為施工中最大的困擾。經過多方學習和研究,大家決定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高壓旋噴樁法”。就是在河床下方打入灌注樁,然后灌入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特性,形成一道高高的擋水墻,為下一步的建設奠定基礎。
道路全線擋水墻的灌注以及下穿通道主體的澆筑,多數是在去年秋冬季進行。潘會友是一位冬泳愛好者,堅持冬泳已有近十年。去年冬季,由于勞累,平時很少感冒的他,持續發燒、咳嗽近一個月。即使如此,他依然每天準時出現在工地。
通力配合打硬仗
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承擔風峪河一標段的施工。去年6月17日開工后,施工人員克服工程量大、地質條件差等困難,成為八條河道同期開工的施工單位中,第一家完成道路鋪設的施工單位。
“前期征地拆遷的順利推進及相關部門的保障服務,為工程建設贏得了時間、騰出了空間。”該公司項目負責人王賓說。原來,風峪河沿線途經晉源區古寨、古城營等6個村,涉及拆遷面積約5.3萬平方米。對此,晉源區嚴格落實“一把手工程”,明確“責任書”“路線圖”“時間表”,確保拆遷如期完成,施工隊按時進場。
太原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風峪河二標段的施工。該公司項目負責人武保平介紹,河道全線鋪設雨水、污水、中水管道,不僅實現雨污分流,而且將沿線的污水統一輸送到附近的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的中水,再經過中水管道,回用補給河道水體,實現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這項工程是一場硬仗,是一場攻堅戰,只有通力配合才能完成。為了實現清水復流,我們清淤疏浚、截污納管、雨污分流、中水回用,可以說是‘標本兼治’,不僅從源頭上消除了黑臭水體,還實現水資源的再利用。”范海洋說。
串起一條經濟帶
其實,風峪河快速化改造不僅為西山地區新增了一條旅游景觀大道,還與晉陽湖治理密不可分。晉陽湖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風峪河治理完工后,可以有效連接晉陽湖與汾河兩大水系,并解決市民通往太山景區和太山植物園的出行需求。
快速路的建成,同時還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和經濟地位,在推動我市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城鄉管委黨工委副書記武衛華說:“‘八河治理’在完善基礎設施、消除黑臭水體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打開了城市框架,不僅方便了沿線居民的出行,更將成為引領當地經濟發展的紐帶。”
武衛華以風峪河為例,他說,風峪河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西山地區的出行環境,有利于盤狀的網格路網向放射性路網轉換,在一定程度上,理順了道路功能,疏解了交通壓力,對于未來西山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