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景觀橋“汾河之冠”雛形
山西房地產門戶網 2018/07/02
上圖為“汾河之冠”效果圖。下圖為“汾河之冠”現場施工圖。
太原汾河三期工程作為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運會水上運動比賽場地,工程進展一直備受公眾關注。三期工程中,太原市將在省體育中心(紅燈籠體育場)平行位置建造一座跨河人行景觀橋“汾河之冠”。目前,這座造型像皇冠的人行景觀橋施工進展如何?有哪些施工亮點?7月1日,記者實地探訪施工現場,提前探秘第二座汾河景觀橋(第一座為躋汾橋)的靚影。
全長403米皇冠造型全國首創
7月1日10時許,記者沿濱河東路向南,在祥云橋以南約1.7公里處,與省體育中心(紅燈籠體育場)平行的位置看到,一座造型酷似皇冠的跨河人行景觀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遠看,整個橋梁的形狀已顯現,橋身上布滿臨時搭建的支撐架。
走進汾河河床正中央,記者所處的位置是這座跨河人行景觀橋正中間,也是整個橋的最高處,距離河床大約有15米。現場偶爾傳來響亮的敲擊聲,焊接的火花不時從上方落下。“橋梁全長403米,其中主橋全長342米,西側引橋橋長28米,東側引橋橋長33米。”中鐵大橋局汾河三期跨汾河人行景觀橋項目現場負責人方俊介紹。
方俊告訴記者,設計師們巧妙地將皇冠的造型融入這座橋梁,整個橋體呈曲線形。根據作業面自然環境情況,每個墩身高低、每個橋梁的構件都不一樣。目前,“汾河之冠”是全國首個以皇冠為造型的跨河人行景觀橋,因其造型獨特,將成為太原市又一標志性的建筑。
橋面分南北兩側中間設連接通道
順著施工專用鋼梯,記者從汾河河床到達跨河人行景觀橋橋面。面向北站在橋中央,兩側弧形的橋面像是在擁抱著汾河。值得一提的是,該橋橋面分南、北兩側,北高南低,兩側橋面之間的空隙呈新月形。目前,工作人員正在焊接桁梁架。
“這座人行景觀橋的主橋為七跨連續鋼桁梁空間結構,橋墩最大跨度是68.4米,兩側橋面寬均為3.75米。”方俊介紹,主橋中間設置桁梁架,兩側橋面之間的空隙處,下方為倒三角形,上方為正三角,兩個三角形中間由橫梁進行連接。桁梁架是橋梁的主要受力構件,全橋共43個,工程通過上弦桿將正三角進行串聯,下弦桿將倒三角形進行串聯,并配以加強索,達到受力平衡。
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倒三角、橫梁桁梁架已經完成焊接。沿途,連接正三角與倒三角之間的橫梁寬度不一致,有寬有窄。方俊介紹,兩側橋面高差最大處有2米,主要考慮視覺感觀,工程在每個墩的墩位處設置橫向連接通道,便于行人在兩側橋面通行,全橋共有7個通道,采用步梯形式。
雙曲線造型每個構件不一樣
在橋梁西側,五六名工作人員正通過高精度全站儀、棱鏡桿,定位上三角桁梁架的位置。定位現場,一臺起重機吊著“A”形桁梁架上方,輔助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安裝定位。
方俊介紹,高精度全站儀定位是通過高等級控制網進行人行景觀橋相對的坐標控制。在構件加工廠,全站儀對構件的尺寸、平面位置、相對高差進行復查、管控;現場施工作業時,對構件的平面位置、拉桿孔位、傾斜度、垂直度進行重點管控,實時糾偏,動態控制、調整鋼箱梁與桁梁架的關系。
“桁梁架是橋梁重要的受力構件,每個位置的要求都非常精準,通常以毫米來衡量,最大誤差不超2毫米。”方俊說,“汾河之冠”的橋梁為雙曲線型,每個構件都不一樣,工廠加工時采用先進的三維數字技術模擬構件的具體信息,來確保每個構件的準確無誤。
構件加工之后,如何精準地將它們安裝在一起?鋼結構的橋身需要高標準的焊接。項目部試驗室主任崔瑞飛告訴記者,由23節組成的鋼箱梁(橋面)、桁梁架、橋墩等均由焊接拼裝而成,所有焊接需要達到一級焊縫標準,除了外觀平整外,還會通過超聲波、探傷等方式進行內部檢測,保證焊縫處無雜物、無氣孔等。目前,從事焊接工作的工人有30余人。
此外,考慮到汾河濕度、環境對鋼結構的腐蝕影響,“V”形橋墩下部為混凝土,上部為鋼結構。
跨河人行景觀橋下部結構已經基本完成,南北兩側橋面的鋼箱梁也已貫通,可以在橋面行走。正在進行的上桁梁架定位安裝預計7月底完成。橋梁附屬以及亮化工程預計8月底完成。整個工程預計9月完成。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