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山西考古博物館免費開放
山西房地產門戶網 2023/06/09
6月10日是中國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西考古博物館當日免費開放,推出系列活動,包括連線考古現場、新展開幕、科普講座、新書發布、考古研學等,一場文化盛宴盡享文物保護利用成果。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文物保護留存熠熠發光的歷史足跡。6月10日當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將向社會公眾開放5處考古現場,分別是剛剛獲得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興縣碧村遺址、創建了山西省第一座“地下考古方艙”的垣曲北白鵝考古發掘現場、正在探尋夏文化奧秘的夏縣東下馮考古遺址現場、晉城沁水的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八里坪考古遺址現場、高平十中墓地的主動考古發掘現場。公眾通過走進考古現場,深入直觀了解考古學和考古工作,增進對家鄉歷史和優秀傳統古文化的了解,感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源遠流長。
從羅盤、卷尺、平板儀,到無人機、激光掃描儀,考古測繪裝備經歷了多次迭代更新,從仰韶遺址考古發掘和繪圖開始到新時代多源感知、全時空集成的考古測繪體系,中國考古測繪走過了百年非凡歷程。作為考古信息記錄的基本手段,考古測繪不僅留住了消逝文明重現時的精準瞬間,也成為打開歷史之門、探尋歷史真相的一把鑰匙。“準望大地,是尋是尺”考古測繪科普展,6月10日開展,聚焦田野考古測繪,分為“度量—從尺度觀念到科學學科”“淬煉—中國考古測繪的百年歷程”“論壇—考古測繪的現在與未來”三個單元,展示測量的發展史及測繪學科的形成、考古測繪的百年歷程、考古測繪在具體遺址中的應用及考古測繪的延伸問題與思考。
“了不起的考古”系列繪本,讓孩子了解、親近出土的國家瑰寶,讓孩子們在考古中感受歷史文化,帶孩子們走進考古遺址,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孩子的心靈。“了不起的考古”系列繪本《尋蹤西陰》,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發布。
“寓禮于器—商周禮制與玉文化”講座,6月10日上午在太原文廟大成殿月臺前舉辦。主講人吉琨璋,從事田野考古三十余年,他從西周禮制社會講起,周初,周公制禮作樂,將整個社會納入禮制之下,使社會呈現有序狀態,周人寓禮于器,青銅器、玉器承載著禮的使命。周人賦予玉文化新的涵義,成為新社會治理需要的思想載體,成為中國玉器發展史上燦爛一頁。10日下午還有一場講座,主題是“江漢平原史前治水文明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主講。
“記錄與再現”考古繪圖與攝影社教研學,6月10日邀請9歲至12歲青少年參加,由主講人帶領參觀相關展覽,并科普考古繪圖與文物攝影的相關知識及技巧,讓參與者觸摸“文物”,現場體驗完成一件器物的考古繪圖與拍攝。文廟古建繪畫課堂,6月10日下午在太原文廟欞星門前開課,主講人教授青少年古建繪畫基礎知識,指導青少年創作出自己筆下獨特的太原文廟。“小小考古探險家”觸摸歷史、探古尋蹤社教研學,6月11日分上下午兩場,依托“考古的溫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繡羅童裳—館藏近代童衣裝飾紋樣展”,設計“考古”任務卡,引導青少年在展廳中找到對應文物,并記錄文物名稱、年代、發掘地點及對文物的自我感受和認識。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