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出行!晉源區22條城鄉道路改造完工
太原新聞網 2020/11/19
從晉源區西鎮村通往龍山景區停車場的道路改造工程完成最后一層路面鋪設,標志著該區今年22條城鄉接合部道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打通了群眾便捷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龍山文物保管所副所長郝曉亮深有感觸地說:“以前這條路彎急坡陡,很多自駕游的人不敢開車上山,現在路面修好了,增設了減速帶,新修了排水溝,停車場也擴建了,真正實現了城景通、村村通、景景通。”
今年,按照打通斷頭路、修補破損路、拓寬瓶頸路、連接城鄉路的要求,晉源區投入3000萬元改造城鄉接合部道路22條,總長13.5公里。工程自6月中旬開工以來,該區交通運輸局克服地理位置偏僻、施工難度大、雨季施工不便等困難,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其中,由西峪社區通往長風西大街的神堂溝北路,全長1.3公里。以往路面坑坑洼洼,遇上大雨,積水有近一米深,車輛根本無法通行,周邊居民怨聲載道。隨著道路改造的完成,西峪社區門口的道路完成了整修,居民出行再也不發愁了。
王郭村東307國道旁的一條土路潮濕泥濘,附近的太原市旭恒紙制品有限公司的運輸車輛時常陷入泥坑,司機抱怨紛紛。如今,307國道通往廠區的土路修整一新,貨物運輸量也與日俱增。王郭村的村民常榮生是該公司的一名貨運司機,他笑著說:“以前路不好走,每天只能跑兩趟,現在每天能跑四趟,收入增加了,大家干得更起勁了。”
路不僅要建好,后續管護也要跟得上。為提升道路管養水平,晉源區將“四好農村路”納入績效考核,建立“以區為主、分級負責、群眾參與、保障暢通”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創新“路基養護社會化、路面養護專業化、橋梁養管經常化、小修保養合同化”的四化模式,農村公路養護經費及人員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并引入社會資本力量,提高養護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程度,實現“有路必養、養必見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晉源區交通運輸局負責人郝志會說:“這些道路工程的完工,不僅完善了農村公路的路網結構,也打通了橫亙在城鄉之間的阻隔,對晉源區建設創新轉型先行區、文旅融合示范區、生態宜居標桿區具有重要意義。”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