塢城社區城改規劃出爐 內容涉及四個方面
太原新聞網 2020/10/28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消息,小店區塢城社區城中村改造置換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了,規劃內容涉及城市設計、產業引導、海綿城市建設、出入口控制四個方面。
在城市設計方面,建筑應依托城市開散空間、主要道路高低錯落,商業街兩側建筑高度較低形成空間低谷。十號線、真武路作為城市主界面,建筑立面在面寬、高度等體量上保持多變,形成層次豐富、疏密有致的城市輪廓。
居住建筑色彩應體現地方特點,重點部位可用鮮艷的色彩提示;建筑形體宜方正簡潔,屋頂設備應全部隱藏;商業和文化娛樂建筑應現代、明快,建筑色彩宜采用暖色調,體現公共建筑特性;裙房建議以暖灰色石林、混凝土和高通透性玻璃材質為主,減少高反光玻璃、金屬材料的應用;嚴禁采用西式古典建筑風格或新古典主義風格。
在產業引導方面,依托周邊商務中心、高新技術產業等良好的區位條件,結合片區定位要求,宜沿十號線、真武路建設服務本小區及周邊居民、產業工人的商業、公寓等,引導發展商業、零售業、房屋租賃等第三產業,為社區失地居民后續生存提供產業發展空間。
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依據《太原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結合塢城村城 中村改造,因地制宜的協調開展海綿城市及相關建設。為避免內澇風險,積極應對超標雨水,應積極推行海綿城市建設模式,嚴格落實各項指標及要求。堅持“蓄、滲、滯、凈、用、排”的方針,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滯滲、收集利用等削峰調蓄設施,增加下凹式綠地、可滲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車場和廣場,盡可能載留和利用雨水。
在出入口控制方面,規劃確定與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離自道路紅線交叉點量起不小于70米范圍內;與人行橫道、人行過街天橋、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橋)的最邊緣線5米范圍內;距地鐵出入口、公共交通站臺邊緣15米范圍內;距公園、學校、兒童及殘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20米范圍內不應設置車行出入口。如確需在上述路段內設置機動車道出入口,只能設置右轉出口,出入口位置應保持距交叉路緣線切角弧線切點20米以上的距離。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