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宜居 我省開展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
山西新聞網 2022/02/23
“過去小區垃圾多,雇人清掃也不及時,小區也沒有監控,經常丟東西。現在我們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設立了一個文化活動中心、安裝了監控設備、修建了電梯,曾經的‘臟亂差’再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環境干凈整潔,感覺現在生活得特別舒坦!”呂梁市離石區生態園社區祥和小區居民王大媽開心地說。
這是我省有序推進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取得實際成效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為破解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治理難題,省委、省政府把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辦,深入調研摸底,制定政策舉措。省委政法委聯合省住建廳、省民政廳,按照“試點先行、分類推進、逐步提升、全面覆蓋”的工作思路,列出時間表、任務圖,瞄準靶向,倒排工期,有序推進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截至去年底,各地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完成了預期要求和目標。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共3533個無管理小區,已全部完成清零任務。其中,物業服務企業接管252個、業委會或物管會自管1172個、社區兜底1870個,其他217個,待拆或已拆22個。
建立任務清單,全力推動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有問題,找物業,但一些老舊散小區經常處于無人管理、無人清潔、無人維護的狀態,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小”問題給老舊散小區居民添了“大”麻煩,也成了城市社區管理的一個棘手問題。
民之所期,政之所向。省委、省政府堅持從實際出發,精準發力,2021年以來相繼出臺了《省委常委會“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山西省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關于開展“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制定逐步實現無物業管理小區“有組織機構、有清掃保潔、有維修保養、有綠化養護、有安全防范、有停車管理”的“六有”目標任務。2021年5月開始,我省展開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省委政法委組織相關單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細化清零任務。全省11個市均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或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推動工作,印發清零行動工作方案。25個設區城市建成區組成專班迅速行動。
根據摸底統計,全省設區市住宅小區16414個,其中實現小區管理的有12881個(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小區7511個,單位自管小區4278個,社區代管或業委會自管小區1092個),無管理小區3533個(涉及8個市、9383棟樓、29.02萬戶)。2021年6月29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從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加強業委會(物管會)建設、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加強物業管理人員配備、強化社區聯動聯防、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等6個方面對新時期加強和改進物業管理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提出2021年開展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
2021年7月,省委平安辦印發《關于開展“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針對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明確了三種管理模式,要求各市集中力量打造各類管理模式的試點小區,進行推廣。各設區城市建成區結合本地實際,分別建立了不同類型管理模式的試點小區,打造范式,以點帶面全力推進。
選擇優質物業企業接管,實施專業化服務管理
在朔州市朔城區北旺莊的敬德小區,道路干凈整潔,車輛停放有序,綠樹掩映下居民有說有笑,盡是一派安居樂業的和諧景象。該小區建成于2000年至2004年,共有17棟樓,現有住戶1705人。前幾年,由于大部分原單位家屬住戶已搬遷,這個小區很多房屋出租、出售或閑置,小區內無人管理。在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的推動下,敬德小區終于有了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說起家園的可喜變化,居民們齊聲點贊:“以前小區沒人管,環境臟、亂、差,由于緊鄰商場,小區大門時常被堵。自從有了物業服務,現在各方面環境發生了大變化,我們住在里面很舒心。”
對已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無物業管理小區,我省采取積極推進物業服務企業接管模式,讓一座座老舊小區重煥生機,實現長治久安。各市通過街道辦、社區居委會指導,充分征求業主意見,選擇優質物業企業接管,實施專業化物業管理。朔州市平魯區成立由街道辦、社區、住建部門相關人員組成的專項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平魯區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三年行動計劃》。清零行動開展以來,全區30個無物業管理小區,已全部配備物業公司管理。
陽泉市城區蘊園小區屬三供一業改造項目,前期改造完成后,小區組建了業主委員會。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開展以來,陽泉市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推薦有實力、信用評價好的物業服務公司給蘊園小區業委會作為參考,提出了進駐的物業服務公司采取“先服務,后收費”的模式進行物業管理服務。去年7月1日,陽泉市金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入駐蘊園小區。截至目前,小區居民居住質量大幅度提升,物業服務企業也得到了業主的一致稱贊和好評。
組建業委會(物管會),自聘人員做好物業服務管理
作為呂梁市離石區鳳山街道生態園社區祥和小區黨支部書記的任清浪,這幾個月都忙著給各家各戶做工作,收集群眾需求,宣傳改造方案,并率先在自家做試點,給老鄰居們看效果。為了讓老房里的居民早日住上“電梯房”,任清浪與一樓住戶多次交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對方終于在意見表上簽了“同意”。
離石區按照政策要求和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利用“黨建引領+全科網格+居民自治”的模式,在居民小區設立黨支部,遴選政治素質強、群眾威望高、善于管理、熱心公益的老干部、居民和網格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在街道、社區的指導下,開展居民小區管理工作,成功破解了無物業管理小區實現自主管理這一基層治理難題。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關系到萬千城市家庭的利益和幸福。我省對不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住宅小區,由街道(鄉鎮)指導組建業委會(物管會),采取業委會(物管會)自管形式,自聘人員做好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工作。
太原市萬柏林區玉園翠景小區業委會堅持以黨建引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黨員服務群眾,推選了樓棟黨小組組長、單元長,帶動群眾自己維護、改造小區。涉及維修維護等經費問題,采取業主自籌或使用維修基金等方式解決。現在,該小區業委會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凝聚起了濃濃鄰里情,為構建美好家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開展以來,晉中市榆次區東盛花苑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全面接管了小區物業管理,將小區違建拆除,改造成小區活動室,并對二次供水、停車場地、自行車棚、監控門禁等8項設施進行改造。與此同時,該小區通過建立社區黨建聯席會、組織黨員干部進網格入樓棟、舉辦鄰里節文化活動、組建文體隊伍等措施,把社區、黨員、居民聚起來,互動交流,打破“陌生人社會”,增強了居民對小區的認同感歸屬感。
社區托管兜底,管理提檔升級,服務不斷提升
針對零散樓棟、院落,我省采取在街道(鄉鎮)的指導下,由社區居委會組織無物業管理小區成立“社區物業服務自管會”實施托管。在長治市上黨區,由住建部門業務指導、縣直單位定點幫扶、街道辦事處牽頭組織成立小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書記兼任業委會(物管會)主任,組織開展小區的自治管理。大同市云岡區本著“便于管理、便于服務、方便群眾”的原則,對部分小區實施就近整合工程,并對改造后的小區進行統一收費、統一管理。
為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居住生活的需要,陽泉市、晉城市、臨汾市的無物業管理小區,不僅要求做到居民自管和社區兜底,還要對小區進行提檔升級。陽泉市出臺《陽泉市物業管理委員會組建辦法》,制定了《物業小區服務管理標準》,明確了6項指標,對物業小區進行了標準化管理,進一步提升了物業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晉城市鳳翔小區之前管理模式為社區兜底,設區市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開展以來,成立了社區物業管理委員會,由物業管理委員會代聘物業企業,實行物業統一管理。目前,物業公司已接管物業管理工作,開展小區改造、監控探頭布點、門禁安裝、小區車輛動線設置等工作,并對清掃保潔、維修保養、綠化養護、安全防范、停車管理進行了規范,促進了小區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臨汾市進一步規范設區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在老舊小區提質增效方面,通過排查現有安全隱患,對小區破損路面進行更新修復,對下水管道、化糞池進行疏通維護,對草坪綠植進行修剪補栽,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張貼文化內容宣傳版面等,提升居民居住質量。目前全市7個老舊小區引入“共享物業”管理新模式,提檔升級明顯。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物業管理服務已經成為承載城鎮居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平臺,承載著千萬居民的生活與夢想。我省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繡花工藝”、民本情懷推動物業管理矛盾化解,促進物業服務高品質多樣化發展,為實現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全覆蓋而努力。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