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代表委員熱議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建設
太原新聞網 2022/02/26
“聚焦‘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發展目標,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全力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建設,引領帶動山西中部城市群強勢崛起!”
去年以來,我市舉全市之力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強勢起步,大盂產業新城正在成為投資熱土。
今年市“兩會”上,圍繞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建設,代表委員熱烈討論、建言獻策。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這一話題不僅在代表委員的關注里,更在緊鑼密鼓的行動中。
城市向北延展
沖鋒號已吹響
近年來,與太原南部片區相比,北部片區發展相對滯后,由此對山西中部城市群北部發展支撐帶動作用不足。為破解這一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省委明確提出,要重點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這為太原向北破題、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能級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人大代表楊華表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他認為,我市信創產業初具雛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下一步要搶抓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發展機遇,發揮央企龍頭引領和產業集聚的“鏈主”作用,聚焦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打造中國北部的信創產業高地。
人大代表魏成文來自中國寶武太鋼集團,他介紹說,太鋼將深度融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發展,圍繞太原新材料產業集群和千億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等轉型發展產業新體系,突出抓好先進鋼鐵材料和高端碳纖維產業發展。同時,太鋼也將深度融入太忻科創共同體建設,充分發揮長期積累的科技資源優勢,持續加強核心創新能力建設,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不銹鋼和高端碳纖維創新合作平臺、人才匯聚高地,努力將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打造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先進鋼鐵材料和高端碳纖維科技高地。
政協委員姚錦龍在提案中提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產業基礎雄厚,能源優勢突出,應用場景豐富,發展氫能產業潛力巨大。他建議可以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開展氫能的多元化應用,投入示范運營車輛,投資建設加氫站,進一步攜手生態伙伴打造風光氫儲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等示范項目,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氫能產業發展示范區。
繪好品質藍圖
“北引擎”強發力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五年,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發展成勢,“南北引擎”將引領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政協委員馮勁松表示,要充分發揮規劃的龍頭帶動作用,理念先行。結合太原特色,充分吸收借鑒雄安新區與其他省市規劃的先進經驗,科學化規劃、大格局建設、高品質打造。他建議,將“雙碳”目標放到重要位置加以規劃,如設置公共交通大型中轉站,對道路建設進行優化,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同時降低通勤的能源消耗;還可因地制宜,加大該片區的園林綠化面積,提高碳吸收率,為制造業綠色發展提供良好的前置條件,向環境友好的前景邁進。
人大代表王向正說,要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防止朝令夕改或隨意變更。他建議,要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搭建“失地農民再就業服務平臺”,把開發區建設與解決民生實事同步結合;立足現有產業,對接新興產業,圍繞太鋼碳纖維、合成生物等優勢產業上下游需求開展針對性招商,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延鏈建群”的要求;將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開發建設和人才支撐等內容制度化、法治化,為目標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最美名片
好環境激活力
當前,太原正處在國家戰略布局、全省戰略布局和政策直接支持最多的時期,各種優勢在集成、資源在集中、動力在集聚,發展勢頭良好。
政協委員劉曉認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謀劃了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綠色能源、現代服務業、生態文旅休閑、現代都市農業七大產業集群,亟需靶向引才。建議要根據產業依托的規劃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及所屬縣區,制定人才引進數量、層次等目標和具體實施辦法,層層分解目標、壓實責任,分階段考核。同時,主動對接省內外開設相關專業的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將靶向引才落到實處。
人大代表倪日北表示,產業向北布局的同時,更要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下功夫。他說,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的品牌,也是競爭力所在。只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吸引好項目,培育更多創業創新人才在我市發展,讓企業和人才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形成“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研發一個產品,催生一個產業”的生態模式。
人大代表杜小靈在發言中提出,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中,相關縣區和開發區要強化進位意識,搶抓發展機遇,做好產業規劃,加大可產業化用地的拓展釋放力度;強化產業引領,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鏈集群發展;加大市場主體引進,大力推行產業鏈招商;堅持科技賦能,加速推進省內高校科技成果的項目化和產業化落地;創優營商環境,讓營商環境的好口碑成為最美名片。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