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丈量家鄉沃土 團市委貼心服務吸引學子“鳳還巢”
太原新聞網 2022/01/05
“了解每多一分,對家鄉太原的熱愛便更多一分,作為生長在太原的年輕一代,我有責任投身到家鄉的發展事業當中來。”天津大學本科畢業生宋學琛成功通過了省委組織部舉辦的定向選調生招考選拔,回到家鄉工作。近年來,像宋學琛這樣的返鄉學子越來越多,共青團太原市委通過建設太原市學子歸巢工作站的形式,積極服務省外山西籍學子,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子主動選擇——回到家鄉去!用青春丈量太原這片沃土!
鄉情為紐 搭建高效信息溝通平臺
團市委認真貫徹落實人才強省、人才興市的戰略舉措,陸續在42所省外高校建設了太原市學子歸巢工作站,截至目前,累計輻射省外山西籍學子6500名。工作站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積極宣傳我市人才政策和創新創業政策,幫助在外學子了解家鄉發展變化和崗位需求,為優秀青年回并就業創業興業搭建起服務和溝通的平臺。
西安交通大學站站長張怡寧回憶說:“工作站建立之初,學子微信群里只有十幾人。通過在群里及時發布家鄉的最新人才引進政策,選調生、公務員招錄政策,各大企事業單位招聘信息,緊缺專業人才需求信息等,工作站的招牌慢慢打響了,群成員人數迅速壯大,目前已經達到280余人。除了發布有效信息,同學們還可以反映自己的困惑和訴求,過去臨畢業想咨詢人才政策卻無人可問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
除了搭建信息平臺,工作站還成為了大家共敘鄉情、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溝通站。青年學子們在這里討論家鄉新變化、新發展,真誠相待,共同進步。大家紛紛表示,工作站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鄉的發展機遇和人才政策,未來的太原光明燦爛,是奮斗的理想高地,他們愿意學成返鄉,參與家鄉發展建設。
小小燈塔 為學子回鄉指明方向
2021年,團市委依托各個學子歸巢工作站組織了大學生返家鄉實踐活動,為廣大山西籍學子提供了了解家鄉工作崗位、返鄉實踐展現能力的平臺。吉林大學本科生衛江南在活動中堅定了以后畢業返鄉的信心和決心:“雖然實踐時間只有一個月,但是卻是我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我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事的經驗,結識了諸多良師益友,為日后參加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馨芳從華東師范大學畢業后,面臨著“留”還是“回”的兩難選擇。談起回家鄉任教的決定,她特別提到:“學子歸巢工作站的宣介活動仿佛是迷霧中的燈塔,讓我眼前豁然開朗。我找到了自己未來的方向,將個人夢想與家鄉振興相融合,為家鄉基礎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參加工作后,她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李夏菲是土生土長的太原人,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之后,她選擇回到家鄉,進入山西大學任教。談到自己的人生規劃,她說:“臨畢業前,我加入了北京大學學子歸巢工作站,陸續參加了工作站組織的宣講會、座談會、答疑分享會等活動。隨著對家鄉人才引進政策有了更多了解,我深深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在人才引進、吸引優秀三晉學子歸巢方面的滿滿誠意,堅定了回家鄉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反哺家鄉 為太原建設添磚加瓦
北京大學學子歸巢工作站在暑期實踐活動中走訪了婁煩、陽曲等脫貧攻堅一線。“鄉親們聽說我們是北京來的大學生,立刻把樹上的棗打下來給我們吃。這樣的情景讓我覺得,我們孜孜不倦地學習,就是為了讓更多這樣樸實、熱情的鄉親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張雯說。
北京大學站站長張驍哲介紹,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有4名準北大畢業生被家鄉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參加了山西省2022年選調生考試,選擇扎根基層,為家鄉發光發熱。
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劉丹露通過工作站應聘于我市某國企工作。她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優秀的山西籍學子在工作站引導下回鄉工作,勢必會給太原帶來更多的活力。
同濟大學站站長武千翔博士在工作站成立之初,就主動請纓擔綱建設工作,他說:“我愿做好太原的宣傳者,將這座城市的魅力介紹給身邊每一位同學熟知。將來,我還要做太原發展的實踐者,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讓這座城市更加富有生機活力。”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今日熱點要聞